實踐中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有哪些?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信息公開與如實披露,是保證證券市場公平與公正的基石。只有及時、準確地了解到有關信息,投資者才可能根據真實信息,對相關證券的投資價值做出正確判斷,并作出相應的投資決定。虛假陳述恰恰是對信息公開制度的違反。這種行為干擾投資者的投資判斷,挫傷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損害投資人利益,并且加劇了過度投機,慫恿了不正當競爭。
實踐中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主要有:
(一)證券發行人、證券經營機構在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公司報告以及其它文件中做出虛假陳述。
(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證券專業服務機構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及參與制作的其它文件中做出虛假陳述。
(三)證券交易所、證券業自律組織做出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的虛假陳述。
(四)證券發行人、證券經營機構、證券專業服務機構、證券業自律組織在向證券監管部門提交的各種文件、報告和說明書中做出虛假陳述。
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損害投資者利益需要承擔以下責任:
一、民事賠償責任。
上市公司應當承擔因虛假陳述行為造成投資者的直接經濟損失的賠償責任。賠償范圍應當包括投資者位于證券市場的各個環節中因上市公司的違法行為而直接遭受的經濟損失。
二、行政責任。
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涉嫌違反了《證券法》等行政法規,可能會引起證券監管機構的行政調查和查處行動。
三、刑事責任。
在一些情況下,上市公司和管理層的虛假陳述行為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如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
四、信用影響。
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行為會被公眾廣泛知曉,損害公司的信用和形象,甚至會導致潛在的客戶和投資者減少或退出。
總之,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行為造成的損害是十分嚴重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維護證券市場的公平、公正、透明,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標簽: 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 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法律后果實踐中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有哪些?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實踐中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有哪些?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信息公開與如實披露,是保證證券市場公平與公正的基石。只有及時有關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責任形式有哪些?我國法律對于虛假陳述的規定是什么?
有關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責任形式有哪些?我國法律對于虛假陳述的規定是什么?1、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是虛假陳述的責任主體承擔的責任中首先承一、拆遷安置房與商品房的區別:1、質量問題安置房一般利潤有所限制,開發商可能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加上職能部門監管不力,以至于安置房
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一、了解行情賣房者想要賣房子,首先就是要了解行情,可以關注房產信息,收集相關的資訊或者是向房產中介公司
一、什么叫做租售同權1、租售同權的規定是:在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的前提下,使得租房居民能夠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權利的舉措。具體表現為
廣州二手房出售流程分為6步:第一步:對二手房的出售進行咨詢。了解這種二手房出售信息可通過各種渠道,譬如親戚朋友、經紀公司、報紙廣告
買方無需貸款的1、賣方到中介掛牌。(一般賣方會在好多個中介掛牌,在沒有買方成交意向前,只要知道房屋的大致情況即可)2、買方有初步意向,
一、抵押貸款利率多少1、貸款期限為5年以下(含5年)的:貸款年利率為4 77%;貸款期限為5年以上的,貸款年利率為5 04%(按各地政府實際情況定)
Copyright 2015-2022 法律問答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00331號-17聯系郵箱:434 922 62@qq.com